分享到:
新闻中心

公司新闻

雨具极简史

发布时间:2024-09-22 06:44:10       来源:bsports必一中国 返回列表

  夏天出门之前最重要的事是什么?当然是看天气啦!但不管是烈日当头,还是大雨倾盆,一把雨伞,绝对是你最棒的助手。

  早期的伞被称作“盖”或“簦”,由草、竹片等制作而成,有柄可持,外形很像现在的雨伞,但还不能收起来。

  用帛制成的伞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,帛制伞由于价格昂贵,一般为贵族所用,主要为达官显贵、士大夫外出的装饰品和权势的象征。

  平民百姓买不起帛伞,生活中多使用斗笠或者蓑衣,《诗经·小雅》里就有人们穿蓑衣戴斗笠的记载:“尔牧来思,何蓑何笠。”

  蓑衣具有中国古代服装的重要特征和标志:上衣下裳。上衣叫“蓑衣披”,顾名思义,是披在肩上的。下装是一件围腰短裙,叫“蓑衣裙”,与裳基本相似。有的稍长,从连接至腰部,有点像现代女性的吊带裙。

  这一时期的伞主要流行于特权阶级,除了遮阳避雨,还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。装在车子上的伞又叫伞盖,一般的庶民百姓没有用伞盖的权力,当然也用不起。

  出土于秦始皇陵的彩绘铜车马上带有一柄伞,设计精巧,可以操纵机关倾斜来遮蔽不同角度的阳光,还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荷叶座和世界上最早的齿轮。

  至于拿在手上的伞,一般是曲柄伞,为什么要将手柄弯曲呢?贵族出行一般都由侍从撑伞,但侍从地位低下,不能与其并行,所以专门设计了曲柄伞具,使得撑伞者能跟随其后,为了自己的彰显贵族身份,可真是费尽心思。

  秦汉时期,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蓑衣斗笠,东汉许慎《说文》注曰:“蓑所以备雨,笠所以御暑。”当时已经成为平民的日常用具。

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伞,与前代一样,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,只有特定的阶层才可以使用。北齐规定:王、庶姓王,仪同三司以上,用翟尾扇、紫伞。皇宗及三品以上官,用青伞朱里。再其下一直到士人,用青伞碧里。

  《玉屑》中提到,元魏之时,为了便于步行、骑马,“魏人以竹碎分,并油纸造成伞”,可见当时人们为了方便而发明了油纸伞。

  油纸伞的出现得益于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,纸的使用得到普及,人们开始用廉价的纸来代替昂贵的丝帛制作伞面,并在纸上涂以桐油,使之遇水不化,用于避雨。

  《南史》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:“(王籍)乃至徒行市道,不择交游,有时途中见相识,辄以笠伞覆面。”看见熟人也不打招呼,以伞遮面,蒙混过去,心中默念:看不见我看不见我。

  除了伞面涂油,南北朝时,还出现了一种丝绢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“油衣”或“油帔”。《晋书·桓玄传》中记载:“(刘)裕至蒋山,使羸弱贯油帔登山,分张旗帜,数道并前。”登山时使用雨伞不便,还是雨衣好使。

  隋唐五代时期,伞的使用更加普遍,人们除日常用于防雨外,也用来遮阳避暑。如宋代徐铉《稽神录》:“江南军使苏建雄,……时盛暑赫日,持伞自覆。”

  和前代一样,隋唐时期统治者对伞的使用也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。如《隋书·礼仪志五》:“王,庶姓王,仪同三司以上,亲公主,雉尾伞,紫伞。皇宗及三品以上官,青伞朱里。其青伞碧里,达于士人,不禁。”

  当时皇室和三品以上官员一般用紫伞、红伞,中下层士人群体已经流行使用青绿色的伞,所以也不去禁止。

  人们还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各种天然材料制作雨衣,如江南地区盛产的棕丝,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,经加工也可编织成雨衣,俗谓“棕衣”。

 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《寄庐山棕衣居士》诗“兀兀山行无处归,山中猛虎识棕衣”。柳宗元《江雪》中描绘的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,可谓诗中有画,读来便觉浮现眼前。

  到了宋代,伞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,《宋史·舆服》记:“伞,人臣通用,以青绢为之。”当时大小官员中盛行青绢凉伞。

  青绢凉伞还被用于婚嫁礼俗中,《梦粱录》之《嫁娶》卷载:“至迎亲日,男家刻定时辰,预令行郎各以执色,如花瓶、花烛……青凉伞、交椅,……前往女家,迎取新人。”

  据统计,北宋著名画作《清明上河图》中,一共有42把伞,可见当时伞的流行。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记载,当时伞的种类很多,形状多样,颜色丰富,都城临安的制伞业发达,俨然已是全国的生产中心。

  今天所见的太阳伞,在北宋都城汴京已经出现,且被商家普遍使用。在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许多沿街店铺前,就有张开的大遮阳伞,街道两旁的空地上,也有不少小商贩在张着的大伞下做生意。

  宋朝官员甚至还利用油纸伞来破案,沈括在他的《梦溪笔谈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“尝有殴人死者,处厚往验伤,以糟胾灰汤之类薄之,都无伤迹。……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,以水沃其尸,其迹必见。”

  蓑衣斗笠的使用则没有等级限制,平民百姓家,老少皆宜,宋代李迪的《风雨归牧图》描绘了江南乡村常见的景象。

  放牧途中,风雨大作,两牧童策牛逆风徐行,一人披蓑俯身紧拉住斗笠,而另一牧童的斗笠被风吹落,急忙去捡。

  据《古今事物考》载,明代对一品至九品的官员用伞都做了细致规定,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颜色和样式的伞,不可逾越。

  明清时期,伞的样式与制作材料,与前代相比变化不大,主要有方伞、直柄伞、曲柄伞、罗绣伞、油绢伞等。

  《红楼梦》在第二十一回中写道:“宝玉听了,只得回来。刚至沁芳亭,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,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,戴着观音兜,扶着小丫头,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。”

  当时社会上普遍使用的还是油纸伞,油布伞,颜色以青为主,而今天,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折叠伞,自动伞,纳米无水雨伞等等。

  明代以后,雨衣的制作愈发考究,《酌中志》记载,宫廷的大臣们有的穿绢绸和蚕茧纸做的雨衣,有时也穿红雨衣。

  在的天气里,或者需要体力劳作的情况下,雨衣是比伞更方便的工具,即使是现在,我们依旧少不了它的帮助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back to top

关于我们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网站地图

客服热线

0755-82669790

Copyright © 2018 必一体育运动_bsports必一中国  版权所有

  • 必一运动
  • 电话
  • 返回顶部